鲁迅先生说:“中国根柢全在道教。”
道家与道教,发源于中国本土,崇尚清静无为。
代表人物除了老子、庄子,还有与之齐名的列子,列御寇。
列子致力于道德学问,著有《列子》八篇,又名《冲虚真经》,被奉为道家经典。
《列子》最经典8句话,语言生动,思想透彻,意味绵长,读懂受益终身!
01
生生死死,非物非我,皆命也,智之所无奈何。
译文:
展开剩余88%出生和死亡,都不是外物和自己能决定的,而是命运使然,智者也无可奈何。
感悟:
《增广贤文》有云:“生死有命,富贵在天。”
生生死死,贫穷富贵,冥冥之中,皆是命中注定。
命里有时终须有,命里无时莫强求,与其精明算计,不如乐天知命。
做好自己的事,再笑着接受命运的给予,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。
如此,方不会为外物所扰,不会被得失所困,清心自在过好这一生。
02
外游者,求备于物;内观者,取足于身。
译文:
向外求的人总要求外物的完备,向内求的人则注重于充实完善自身。
感悟:
《围炉夜话》中讲:“用功于内者,必于外无所求。”
遇事向外求,怨天尤人,求全责备,对人生没有任何助益。
真正有远见的人,都有一种向内求的通透睿智。
无论遭遇什么挫折磨难,他们首先想到的,一定是强大自身。
行有不得,反求诸己,有深刻的自我反省,必有惊人的自我超越,终将迎来生命的跃迁。
03
吞舟之鱼,不游枝流;鸿鹄高飞,不集污池。
译文:
能吞下船的大鱼,不会在浅溪中遨游;天空高飞的鸿鹄,不会在脏水池栖息。
感悟:
《格言联璧》有云:“志之所趋,无远弗届,穷山距海,不能限也。”
现实中大多数人,都是背景寻常、天资平平的普通人。
拉开人和人之间差距的关键,就在于志向的高低。
志向浅薄的人,不求上进,随波逐流,混吃等死,最后沦于平庸。
而志向高远的人,步伐铿锵,目标坚定,不会甘于在烂泥堆里打滚,定能出类拔萃,成就一番事业。
04
天地无全功,圣人无全能,万物无全用。
译文:
天地没有完备的功效,圣人没有完备的能力,万物没有完备的用处。
感悟:
常言道:“金无足赤,人无完人。”
天的职责是养育生命,地的职责是承载万物,圣人的职责是教育感化。
这世上,根本不存在十全十美、无所不能的人和事,缺憾才是常态。
因此,要容人容事,接纳不完美,也要容己,不吹毛求疵,在属于自己的领域深耕,便是圆满。
05
迎天意,揣利害,不如其已。
译文:
与其迎合天意,揣摩利害,不如顺其自然。
感悟:
宋代诗人张元干写:“天意从来高难问。”
世事无常,天意无定,你我皆凡人,何苦去迎合。
因为,结果很可能是:你做得越多,错得越多。
天地不言而自化,万物不争而自成。
停止人为的干预,放下多余的机心,自然无为,反倒可以有为。
06
利出者实及,怨往者害来。
译文:
将利益让给别人,实惠自会到来;将怨恨发泄给别人,祸患就会降临。
感悟:
《菜根谭》中说:“利人实利己的根基。”
人人都听过“杀敌一千、自损八百“的道理。
若是为了自身利益,故意伤害别人,难逃一败涂地的结局。
极致的利他,才是最好的利己。
大格局的人,向来奉行“你好我好大家好”的行事宗旨。
今日,你为别人撑伞铺路,来日,别人也会感激回馈你,最后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,助你一往无前。
07
人爱我,我必爱之;人恶我,我必恶之。
译文:
别人爱我,我也会爱别人;别人厌恶我,我也会厌恶别人。
感悟:
古语有云:“爱人者人恒爱之。”
人和人之间相处,永远是相互的。
别人怎么对你,你就怎么对别人;你如何待人,人就如何待你。
如果你想受人欢迎、得人青眼,便要先涵养自己,给予对方善意、表达内心敬重。
08
理无常是,事无常非。
译文:
永远正确的事物和永远错误的事物都是不存在的。
感悟:
《孙子兵法》有言:“五行无常胜,四时无常位。”
古往今来,沧海桑田,唯有不变的,只有变化。
日新月异,生生不息,是非更迭,才是万事万物的本源。
倘若因循守旧,墨守成规,抱着错误的思想不放,必会被时代抛弃。
唯有思变趋时,不断更新自己的认知,布局自己的人生,才能屹立不倒,且先人一着。
发布于:湖南省盛达优配-股票短线平台-中国股票杠杆-配资平台大全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